这春夏一交替,菜摊就像开盲盒一样,五花八门的新鲜菜冒出来,让人挑花了眼。上周还在愁冬天几乎天天大白菜萝卜、变着法儿凑合吃。转眼一看,嫩嫩的豌豆、胖墩墩蚕豆、长得清清爽爽的香椿、紫红紫红的马兰头、细长如翡翠的春笋全冒头了。
说真的,小的时候无感,反正什么菜端上桌都咽得下。但现在自己掌勺以后,才发现:时令菜吃的是时节的味道,也有点小时候馋嘴的回忆。关键是,这些菜不光好吃还“讲究”,比平常日子的蔬菜多了几分新鲜劲儿和人情味。
我先来八一八,每到春夏交替必买且必吃的几种菜。郑重声明:不同地域有差异,以下为我的北方城市亲测体验+南方出游“云吸菜”成果~
香椿
先说香椿。真是季节限定的绝对王者,菜市场一露头就被疯抢,摊主都懒得讲价。你发现没有,现在香椿的价格已经成了“春天身价排行榜TOP3”常客。爱吃的人说“吃的不是椿,是春天”,不爱的大喊“像虫子味儿”……但不影响它年年春初一身贵族气质。
说点冷知识:香椿在中国有上千年食用历史,明清文人都爱它,说它能“辟邪去腥,发少年之气”。祖辈更把头茬香椿看的宝贝一样,非得跟鸡蛋一炒,鲜美无敌。我查过点书,香椿作为野菜的“顶流”,营养也不赖,含维C很高,还有点淡淡的挥发油,传说有杀菌作用(虽然我只是觉得香……)。
现在的香椿分“头茬”和“二茬”,头茬的泛红、细嫩、叶片少,极贵,一把二三十元甚至更高。去年碰到一次40一斤,眼泪都要下来。下手算盘要算清楚,勤快的会等头茬高价那一波过了,入手点二茬的,便宜不少。口感上头茬肯定嫩,但我觉得二茬炒吃、做酱也很香。
买香椿经验我总结了几点:
- 看色泽发红,不是深绿的那种老椿;
- 闻香气要浓郁,淡的就别买了;
- 叶柄细、油亮有水分感的最嫩;
- 千万别买发黄的,容易发苦发柴。
曾经贪便宜买过一把外表“打针脸”红得可怕的香椿,结果一炒全苦了,浪费了一个下班后的好心情……小教训,大家别重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