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梗塞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,局部脑组织缺血、缺氧,进而发生坏死或软化的一类临床综合征。
腔隙性脑梗塞,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,在长期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作用下,血管壁发生病变,导致管查出“腔梗”无大碍?当心脑梗、脑出血接连来袭腔闭塞,使局部脑组织因缺血、缺氧而坏死,形成直径为2~15毫米的小梗死灶。这些梗死灶逐渐被吸收,形成类似“腔隙”的小空洞,故得名。

Q:多发性腔梗会导致痴呆吗?
会。反复腔梗会破坏大脑深部神经纤维和关键核团,造成血管性痴呆,表现为记忆力下降、反应变慢、抑郁、步态不稳、易跌倒、排尿控制差。预防的关键,在于减少新的脑缺血事件。
Q:年轻人无需担心腔梗?
需要。卒中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,青年卒中比例逐年上升,门诊中20多岁出现腔梗的已不罕见。未控制的“三高”、熬夜、吸烟、酗酒、夹层(非正规按摩等)、遗传性易栓症等都是诱因,年轻人别把中风当老年专属疾病,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。
门诊中,不少出现头晕头痛的人会来神经内科就诊,其中部分患者做完头颅CT、磁共振成像检查后,看到报告单上写着“腔隙性脑梗塞”就会忧心忡忡地问:“医生,我是不是脑梗了?”也有部分患者对此并不上心,觉得“腔梗”无大碍,依旧按着原来的方式生活。腔梗虽不等于脑梗,不必过于害怕,但仍要引起注意。
腔梗好发于基底节、脑干等大脑深部结构
多数腔梗患者症状轻微,表现为一侧肢体短暂乏力或笨拙、面部或肢体麻木、一过性说话含糊、精细动作变差、轻微走路偏斜、头晕。
有的人则没有症状,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,不过这提示脑小血管已经受损,未来发生脑梗、脑出血的概率比普通人高。

因此,只要影像发现腔梗,建议要系统筛查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吸烟、饮酒、肥胖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因素,并长期管理,遵医嘱用药,坚持运动,规律作息。
此外,建议将头颅CT、磁共振成像作为45岁以上或有危险因素人群的常规体检项目,一旦出现头痛、头晕等新症状,立即检查。
Q:短暂头晕是否应第一时间怀疑腔梗?
高危人群,如年龄大、患有“三高”、脑梗家族史的人,出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头晕,应先排除后循环缺血(包括脑梗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