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统计,目前该科在院患者中约三分之一是脑梗塞(俗称中风)患者,夏季俨然成为脑梗塞的“高发季”。47岁的汽车修理工许师傅(化姓),就不幸在这个夏天遭遇了脑梗塞的“突袭”……
许师傅从事汽车修理工作多年,平日里身体挺硬朗。前几天,许师傅上班修车过程中,突然觉得手脚无力,连手中的扳手也无法握住,掉在地上,差点砸到自己的脚。
许师傅以为自己中暑了,于是停工坐下来喝水休息;正当许师傅感觉不适症状已缓解,起身告诉工友自己可以继续干活时,他突然摔倒在地,意识模糊,工友们赶紧拨打120,将他送到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。
救护车呼啸而至,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早已做好接诊准备。初步了解许师傅的症状和发病过程后,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判断他可能是脑梗塞,第一时间联系了神经内科蒋腾教授团队。
团队骨干医学博士王伟接到急会诊通知后,立即赶到急诊医学科,迅速对许师傅进行评估,“患者突发单侧肢体无力、短暂缓解后又迅速加重,这是典型的脑梗塞预兆,必须争分夺秒救治。”
医院立即启动脑梗塞救治绿色通道,许师傅被快速送往医学影像科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。检查结果显示,许师傅脑内果然存在急性梗死病灶。为进一步明确病因,王伟又为他进行了脑血管造影检查,确诊为右侧颈动脉夹层导致的急性脑梗。
明确病因后,治疗团队迅速制定方案。考虑到许师傅的血管病变为“非血流限制性”夹层,且症状已得到初步缓解,王伟决定采用口服抗凝药物进行治疗,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和脱落,促进夹层愈合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,许师傅身体逐渐康复,入院时的手脚无力、肢体活动不便等症状已全部消失,许师傅顺利出院。
为何夏季脑梗塞高发?王伟介绍:“每年夏季都是脑梗塞的发病高峰期,尤其是存在脑血管狭窄的人群,更要格外警惕!”夏季高温天气下,人体容易大量出汗,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,会导致体内血容量在短时间内减少,血压随之下降。对于脑血管本身就存在狭窄的人群来说,血压下降会进一步导致大脑血流灌注不足,诱发急性脑梗塞。
而颈动脉夹层是导致脑血管狭窄的常见原因之一,它指的是颈部向大脑供血的主要血管—颈动脉的内壁发生撕裂,血液沿裂口进入血管壁并形成血栓,使正常的血管腔变窄甚至完全堵塞,进而引发脑梗塞。